图片
怀吴中冯秀才 杜牧〔唐代〕长洲苑外草萧萧,却算游程岁月遥。唯有别时今不忘,暮烟秋雨过枫桥。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如今的长洲苑外,应该又到了草木萧萧的秋季。回首在长洲的日子,只觉得人生过得很快,转眼岁月匆匆而过。唯有那分别时的情景,至今都念念不忘。暮烟笼罩,秋雨凄凄,“我”走过枫桥,离开了美丽的长洲。
注释
图片
吴中:地名。今江苏苏州一带。
长洲苑:春秋时吴王阖闾游猎之地。在今苏州市西南。
萧萧:风吹草动的声音。
邮程:即旅程。“邮”字通“游”字。
遥:远。枫桥:地名。在今苏州西郊。为当年作者送别冯秀才之地。
赏析
图片
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怀友诗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不说怀念友人,而处处写友情,融情于景,情景交融,情深似海,令人感动。
“长洲苑外草萧萧,却算游程岁月遥。”一二两句是说,如今的长洲苑外,应该又到了草木萧萧的秋季。回首在长洲的日子,只觉得人生过得很快,转眼岁月匆匆而过。这是写“当下之思念”。
与友人的快乐时光,诗人不直言,而是通过遥想长洲苑外的草色萧萧来思念友人。又掐指一算,与友人离开了许多年。当初与友人在一起有多快乐,分开后就有多思念。
“唯有别时今不忘,暮烟秋雨过枫桥。”三四句是说,唯有那分别时的情景,至今都念念不忘。暮烟笼罩,秋雨凄凄,“我”走过枫桥,离开了美丽的长洲。这是写“友情之深邃”。
想起来,当初诗人离开苏州,友人冯秀才深情送别的场景,又是泪水涟涟,也不知道友人如今过的怎样,今生还能不能相见。
纵览全诗,颇有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的诗境,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一怀吹笛人,一怀冯秀才,其情一也,是为怀友诗中的绝妙佳作。
遇见是缘,点赞点亮在看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